在金融服务的广袤天地里,邮储银行始终坚守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严格遵循监管要求,像一位兢兢业业的管家,定期对客户账户展开全面且细致的清理排查,悉心守护着客户的每一份财富。
回溯到2010年,客户王女士在邮储银行开设个人储蓄账户,并一次性存入5万元用作日常资金周转。但生活的轨迹悄然改变,因工作变动,王女士远赴外地,这个账户也在时光中渐渐沉睡,长达14年未再有任何存取款、转账等交易记录。
近期,邮储银行某支行在稳步推进账户清理工作时,敏锐地察觉到王女士这一特殊账户。自2010年开户存入5万元后,14年里账户毫无资金变动迹象。依照银行内部规定,对于这类长期无交易的不动户,银行秉持负责到底的态度,首先尝试通过电话联系客户,确认账户使用意向。工作人员迅速按留存号码拨打给王女士,无奈电话那头传来停机提示音。然而,工作人员并未就此退缩,紧接着依据开户登记地址,精心撰写并邮寄信件通知,可信件却因地址变更被退回。
面对重重困难,工作人员没有丝毫气馁。他们深知这笔资金对王女士意义重大,决心一定要找到她。于是,工作人员积极联系当地派出所和王女士所在地居委会,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功与王女士取得联系。电话接通瞬间,工作人员怀着真诚与耐心,向王女士详细解释账户长期未动情况及银行严谨规范的处理流程。得知王女士仍有使用该账户的需求后,工作人员立即开启高效服务模式,迅速为其办理解除账户限制手续。很快,王女士的资金便能顺利流转使用,那份失而复得的喜悦顺着电波传递开来。
这绝非个例,而是邮储银行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在每一次账户清理排查中,邮储银行工作人员都全力以赴,力求帮助每一位像王女士这样的客户唤醒沉睡账户,找回遗忘财富。为了让更多客户避免类似情况,邮储银行采取了一系列贴心举措。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大账户管理知识普及力度。线上,利用手机银行APP推送消息、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短视频平台制作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客户介绍账户长期不使用可能面临的风险、休眠账户的判定标准及处理方式等;线下,在各营业网点摆放宣传资料,设置咨询台,工作人员主动为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讲解相关知识,还走进社区、企业、学校开展专题讲座,扩大宣传覆盖面。另一方面,邮储银行进一步优化客户信息管理机制。除了定期温馨提醒客户及时更新联系方式、地址等重要信息外,还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客户信息进行智能监测与分析。一旦发现客户信息可能存在异常变动,提前预警并主动联系客户核实确认,确保在第一时间与客户保持畅通联系。
未来,邮储银行将继续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在帮助客户守护财富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邮储银行都将始终相伴,为客户提供更加贴心、专业、高效的金融服务,让每一份财富都能在正确的轨道上稳健增值,与客户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萧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