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 王娜) 10月19日,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封倾力打造的文化工程——《开封书法志》正式首发。这部历时四年精心编纂的大型地方志书,作为“开封特色志系列丛书”的第六部,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1章、70余万字,收录图照近400幅,精装全彩印刷,系统梳理了开封书法从远古到当代的发展脉络,堪称一部“笔墨写就的城市文明史”。
作为全国首批“中国书法名城”之一,开封素有“书法重镇”之美誉。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到北宋宣和书画院的辉煌;从“苏黄米蔡”的翰墨风流,到瘦金体的独创传承;从明清碑刻遗韵,到当代“墨海弄潮”的群体崛起,书法早已融入这座古城的肌理与呼吸。《开封书法志》以严谨的史志体例,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多种体裁,全面记述了开封书法的起源、发展、流派、人物、作品、教育、交流与传承现状,既是一部权威的学术文献,也是一本生动的文化读本。
“这是对开封城市文化根脉的一次深刻寻踪,是开封书法的集大成之作。”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董中山在首发式上表示,《开封书法志》的出版,不仅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更将为开封文旅融合、城市形象提升和相关文化产业赋能提供坚实支撑。
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副主任高东海指出,近年来,开封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持续推进“开封特色志”系列丛书编纂,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省史志工作创新发展的典范。《开封书法志》的问世,是开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必将为全省史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书法是开封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开封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张松文在致辞中强调,此书的编纂出版,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是展示开封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水平的良机,更是助力开封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都的重要举措。它将成为世人了解开封书法的一扇窗口,为书法事业的繁荣注入新动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新路径。
首发式上,开封市档案馆、开封市图书馆及河南大学、开封大学等高校图书馆代表上台接受赠书。据悉,该书将陆续进入公共文化服务系统,面向社会公众开放阅读。
以笔为舟,以墨为桨,《开封书法志》不仅记录了一座城市的艺术高度,更承载着千年古都的文化自信。当人们翻开这本厚重的志书,仿佛听见了宣和殿前的翰墨飘香,看见了铁塔檐角下习字少年的身影——那是开封,以笔墨续写的不朽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