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广播电视报电子报

2025年7月4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9

开封广播电视报开封新闻 “小板凳话食安”走实更走心 “三办”模式助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社区里来了“文艺轻骑兵” 开展应急演练 筑牢安全防线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开封广播电视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板凳话食安”走实更走心

本报讯 (通讯员 韩吴琦) 一张板凳、一群邻里、一番家常,这是开封市精心打造的“小板凳话食安”科普宣讲活动现场。

在开封市禹王台区大河柳苑小区,该区食安办宣讲员侯海宾,结合季节特点,围绕夏季食品安全知识进行讲解,通过浅显易懂的举例和有声有色的讲述,让群众了解食品安全知识,运用食品安全知识,也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近日,由开封市人民政府食安办精心打造的“小板凳话食安”科普宣讲活动,采用“点单+派单”模式,以“小板凳”搭建“大课堂”,围绕“选购农产品要点、保健食品常识、选购食品注意事项”等主题,组织开封市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专家、食品安全检查员、食品安全执法工作业务骨干等组成科普志愿者宣讲队伍,穿梭于胡同院落、社区广场、田间地头,把课堂搬到百姓“家门口”,以“案例解析、互动问答、小小实验”等方式,打造真正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流动食品安全课堂”,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把话筒递给身边人,把食品安全知识融入家常话。为了让食品安全科普宣讲内容更贴近群众需求,开封市政府食安办广泛收集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邀请各类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普专家作为食品安全科普宣讲员。他们当中,有食品生产企业质控师、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质量负责人、有大型餐饮企业食品安全总监、有市场监管资深食品科普专业人士、有农业农村局技术专家、卫健委高级营养师、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技术高手等,科普宣讲员结合自身专业和生活经验,用最接地气的语言,用拉家常、讲故事的方式,把法律政策、防保健品欺诈、养生秘诀等内容融入食品安全知识中,娓娓道来,群众喜闻乐见。

不同的食品安全科普主题,同样亲切的讲述方式,让每一场“小板凳话食安”都充满吸引力、亲和力。居民们听得专注,记得用心,时不时还会你一言我一语互动交流。这种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方式,不仅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大家对食品安全的知晓率、满意度,也让大家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实现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以接地气的形式,让食品安全知识与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小板凳话食安”这种科普宣讲模式,不再是闭门科普宣讲的模式,没有刻板枯燥的简单说教,只有街坊邻居围坐在一起,是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流动课堂”,实现了“食品安全知识大科普”。如今,“小板凳话食安”科普宣讲活动已经成为开封市人民政府食安办的一张特色名片,已是开封市邻里街坊热议的话题。截至6月25日,全市“小板凳话食安”科普宣讲活动已举办27期,参加群众35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品5000余份,解决群众关于食品安全疑惑1021个。

“我们将不断丰富食品安全科普宣讲内容和形式,持续为群众送去食品安全知识,为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凝聚力量。”开封市人民政府食安办主任、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田风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本报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开封广播电视报
ICP证:豫ICP备2024071054号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