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在《美国临床营养学》发表了一份“蔬果排行榜”,评出19种高代谢质量蔬果。研究人员将生物标志物分为:胰岛素/血糖、炎症指标、内皮功能、脂肪因子、脂质5类。如果参与者每天摄入1份蔬果,使某类生物标志物有所改善(浓度降低或升高),则可获得1分;之后将每种食物在5类生物标志物组中得分相加,得分大于等于2分的蔬果属于高代谢质量蔬果。
通过研究确定了19种高代谢质量的蔬菜水果,依次是:苹果/梨(5分),球生菜/团生菜(4分),菠菜(4分),苜蓿芽(4分),茄子/西葫芦(4分),葡萄干/葡萄(4分),西兰花(4分),芹菜(4分),羽衣甘蓝(4分),青红椒(4分),胡萝卜(3分),菜花(3分),罗马生菜(3分),蓝莓、西柚、橙子、西梅、蘑菇、香蕉(2分)。那些总得分小于2分,未能产生积极影响的则是“中低代谢质量蔬果”。其中代谢质量最低的5种蔬果分别是豌豆、以油炸方式烹饪的土豆、西瓜、番茄汁和玉米。
从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高代谢质量蔬果是那些含有丰富的钾、镁、β-胡萝卜素、类黄酮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并且能够降低慢性病风险的蔬果。这类水果可以通过影响与慢性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指标,比如胰岛素/血糖、炎症、内皮功能、脂肪因子、脂质的情况,最终降低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风险。
研究结果显示,摄入的高代谢质量蔬果占比越高,患重大慢病的风险越低;如果主要摄入的是中低代谢质量蔬果,即使蔬果总摄入量高,也无法降低慢病风险,甚至还可能让糖尿病风险增加13%。结合这个研究来看,要想更好地预防慢性病的发生,饮食中可以多选择“高代谢质量蔬果”。
这项研究强调的是从预防慢性病角度来推荐的,但不代表未入榜的蔬菜水果就不能吃了,从营养角度来说,不同的蔬菜水果都有其健康优势,都可以提供不同的营养,我们应该做到摄入多样性,保证营养均衡。
(江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