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广播电视报电子报

2025年4月11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9

开封广播电视报科普平台 野菜尝鲜季,如何避免舌尖风险 无锡经济学家群体解读 哪些是高代谢质量蔬果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开封广播电视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锡经济学家群体解读

□ 作者 张勇

作者简介

张勇,作品散见于《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宁夏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诗刊》《安徽文学》《南腔北调》《中华读书报》《中国艺术报》《文学报》《中国铁路文艺》等刊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及科学发展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把国家带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体量不能不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对经济学家来说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课题,从而使自身带有了全球研究之意义与价值。

在西学的影响下,现代经济学开始在中国传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近代经济学的一大批探路人、先驱者率先尝试和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经济学体系,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我们耳熟能详的经济学家,像陈翰笙、王寅生、孙冶方、张仲礼、胡焕庸、潘序伦、吴敬琏、李稻葵、林毅夫、刘纪鹏、黄奇帆等著名经济学家和学者,在此其中,无锡籍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派尤为引人注目。从渊源上看,可称之为“中国经济学家的摇篮”。

经济学作为一种理论体系的本质决定了引领时代新思潮的经济学家在时空上会集中分布在一些地区或者国家。从全球视野来看,当初在英国发生的工业革命催生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二战以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以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为依托,所有这些,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催生了一大批群星璀璨的以英美等西方国家为代表的经济学派和经济学家,涌现出了像大卫·李嘉图、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哈耶克、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等著名经济学家,可谓不胜枚举。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此来推断:无锡籍经济学家群体的出现或者说中国经济学派的集中闪亮登场,难道不是中国作为一个新型大国和全球未来经济引领者这种现象的一种延伸与合理解释?

《经世济民:无锡籍经济学家群体研究》以近现代100多位无锡籍经济学家为基本面,选择其中50余位典型经济学家进行整体考察和综合研究,系统梳理总结其生平事迹和学术成果,重点解读其深邃思想的内涵、特色与演进脉络,以彰显这一群体对国计民生所做的贡献。

在此基础上,此书把无锡经济学家群体按照产生的内生性原因和潜在动能划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近代经济学的探路人、先驱者,第二类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布道者、思想家,第三类属于高学历的经济学家。从这个角度上审视无锡籍经济学家群体,既让我们能深入探究无锡籍经济学家群体涌现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内生性的缘由别开生面,同时又使我们对研究中国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派耳目入一新,让研究性的学术著作显得生动活泼,读起来兴致盎然。

全书从“激浪奋进的经济学家群体”“成果卓著的学术成就”“经世致用的研究特色”和“推动时代思想的发展”等4个方面整体上呈现无锡籍经济学家经世济民的思想学说与价值追求,也是地域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展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也是这一群体实现“经世济民”孜孜以求之学术追求和社会担当之最终目标。

更为关键的是,在建立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中,从无锡走出的经济学家群体,活跃于中国经济学科的各个领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结合中国实际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创造性学术成就,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经济、社会学现象,在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值得深入研究。

此书从全球视域研究无锡籍经济学家群体,做到了既从宏观入手高屋建瓴叙述这一群体涌现的背景、渊源以及学术学说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又能从微观角度解读每个经济学家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可谓条分缕析,做到了见微知著,也能俯瞰远眺,极富层次感、历史感和现实感,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极具理论创新意义和时代价值。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本报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开封广播电视报
ICP证:豫ICP备2024071054号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