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广播电视报电子报

2024年8月30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9

开封广播电视报科普平台 “贴秋膘”,这样“贴”更健康 解决瘢痕的安全策略:放射治疗的奇妙效果 什么是阴道镜检查 立秋养生“三防五调”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开封广播电视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贴秋膘”,这样“贴”更健康

二十四节气里,“吃”总占一席之地,立秋也有“贴秋膘”之说。那么,如何贴秋膘才能保证健康达标呢?

识肉再食肉 贴膘不养膘

膘,原意是“饱含油脂的肥肉”,贴即添补。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升,贴秋膘的总目标应为“贴膘不养膘”,即进食适量的精瘦肉,补充优质蛋白,避免过食肥肉等食物,做到“贴膘增肌”。

《黄帝内经》对养生保健提出的膳食指导“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指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在以粮食为主食的基础上,增加肉食,有益补益精气、强壮身体。古代“五畜”指猪肉、牛肉、羊肉、犬肉、鸡肉,现代泛指各种肉类膳食。立秋过后,合理“识”肉贴膘,有益体质。

猪肉性偏寒,滋阴润燥的同时能补气养血;含丰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磷、钙、铁以及B族维生素;适合体瘦贫血、头晕乏力、干咳便秘等;发烧或久病后口舌干燥、恢复饮食时可选择食用。

牛肉性温,能补血益气、滋养脾胃、强筋健骨,所含蛋白质较高,促进生长发育;适合体虚自汗、畏寒肢冷、腰酸腹泻者;尤其有助于手术后和疾病恢复期的调养。

羊肉性温,补养气血、温中补虚,还能补肾壮阳;含蛋白质、铁、维生素A、E等,适合平时体虚怕冷、虚寒性哮喘、脾胃虚寒引发的胃冷、尿频等情况。

鸡肉性微温,能温中补气、养血通脉,补肾健骨;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烟酸、铁等;适合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女性月经稀少或产后缺乳。

其他如虾肉性温、益肾助阳、补气养血、祛痰化瘀;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B12、锌、碘、硒等营养成分,适合虚寒性骨质疏松伴发腰膝酸软者、体弱畏寒和产后缺乳者。鸭肉性凉,能养阴益胃、化痰止咳并能消肿,其含不饱和脂肪酸,辅助降低胆固醇,去皮进食适合平时咽干口渴、干咳少痰、潮热盗汗者。

辨识了不同肉食的功效,还需关注“贴膘不养膘”。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推荐每天鱼、禽、肉、蛋摄入量共计120g~200g。

暑秋巧搭配 贴膘助达标

立秋尚未出“暑”。暑性热盛,耗气、挟湿。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辨体施养”,因此立秋后,保健养生宜结合体质、兼顾“暑秋相交”的特点。

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暑秋天食肉过多,易导致人体脾胃气机阻滞,体内易滋生痰湿;可出现体倦口黏、腹胀早饱、大便黏腻或溏稀等。吃肉贴膘宜做好膳食搭配,有益脾胃运化,防止消化不良。

如猪肉易生痰湿,可搭配温中化湿功效的药食作为佐料,如豆蔻、砂仁、草果,每次每种3g~6g与肉食同炖,这在暑伏中的“立秋”食用,应季祛暑又味道芳香;牛肉多食不易消化,炖煮时可加入适量山楂、陈皮(各10g)帮助消化;羊肉搭配白萝卜利于理气化痰消食;魔芋性寒凉,能化痰理气、宽肠通便,选魔芋炖鸡肉“补而不滞”,防止食积上火,适合糖尿病、高血压或高脂血症伴有便秘者,超重和身体多发增生结节者也适合食用;鸭肉偏凉,紫苏温中理气,紫苏叶炖鸭搭配合理、芳香和胃,适合胃弱阴虚、大便易不成形的人群选择。

此外,健康“搭配”不仅在于饮食配伍,还在于动静结合。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脾主四肢,合理运动有助升发阳气、强壮体格。立秋和暑伏交融之时,贴膘搭配健脾“升清”运动有利健康达标。如早晚凉爽时段,肢体舒展运动能增加脾胃健运;或选择慢跑、快走、跳绳、骑行等运动;或在室内早晚练习八段锦、做广播体操,能使“脾升清”,从而令人精神振奋、头目清利,有益增肌。对于脾虚运化不足、易饮食积滞者,可辅助餐后穴位按摩、日常耳穴压丸等中医手法;如选择中脘、足三里等,以食指、中指及无名指并拢(或以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按揉2分钟~3分钟,每日2组~3组,促进消化。

(宣磊)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本报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开封广播电视报
ICP证:豫ICP备2024071054号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