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广播电视报电子报

2025年10月24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9

开封广播电视报乡村振兴 应对全球性挑战 农食系统如何转型? 田野上的农机急诊队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开封广播电视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田野上的农机急诊队

本报讯 (记者 王娜) 10月21日,开封市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晴天。而祥符区专门为农机手服务的农机急诊队却没有闲着,接到一个个求助电话后,他们马不停蹄地奔赴田间地头或粮食烘干服务点。

此前,淅淅沥沥的秋雨下了半个多月,玉米田里的土壤湿得能攥出水来。受阴雨天气影响,农机出毛病的情况很多。

几天前的晚上,天空下着雨,八里湾镇农机手雷师傅的收割机突然“趴窝”了,割台被湿玉米秆缠住,卡死在泥水里。“当时都快夜里10点了,我蹲在田埂上,心凉了半截。”雷师傅说,“眼看还有5亩玉米没收,要是等到天亮再修,这一宿玉米就得糟!”

雷师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区里的农机维修热线。没想到20多分钟后,区农机服务队的两个维修师傅就扛着工具箱来了,浑身淋得透湿。“他们打着手电,蹲在泥水里拆零件,雨水顺着安全帽往下滴,经过两个多小时抢修,机器终于转起来了,师傅们临走时还说,有问题再打电话,他们24小时都在岗。”

祥符区农业农村局农机管理负责人杜红娟说:“我在农业口上干了15年,每年都跟老天抢粮食,但今年这雨下这么久,还是头一回。”

其实早在降雨之前,祥符区就提前给农机“体检”了。区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队,把全区6794台拖拉机、351台玉米收割机挨个儿查了一遍,螺丝松了紧、刀片钝了换,连油管都擦得锃亮。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农机时而会出现故障。

为了应对农机出现故障的突发情况,祥符区专门组建了三支农机急诊队,队员们带着配件和工具,分片守在田间地头。维修队队长李垒说:“这半个多月,我们最多的一天修了30余台机器,有时候,凌晨两三点还在田里转,随时待命、等待救援,就怕耽误收粮,农时不等人啊!”

为了不误秋收,队员们甚至几天吃住在机器旁边。八里湾镇翟寨村烘干点负责人翟元伟说:“我们从9月23日开始就没停过,工人三班倒,机器24小时转,一天能烘干300余吨玉米。大家轮班的时候,就在旁边的小屋里眯一会儿,不敢走远,就怕出岔子。”

截至目前,祥符区投入6组烘干机组,日烘干能力1000余吨,已经累计烘干玉米14500余吨。祥符区的秋收进度越来越快,累计收获秋作物112.66万亩,占播种面积的84.82%,其中,玉米已收获94.68%,花生已收获97.34%。

傍晚时分,在翟寨村烘干点,八里湾镇姬坡农场种粮大户张新春站在仓库门口,看着满载烘干玉米的货车往粮仓开,心里十分踏实:“虽说今年雨水多,但有区里这么多好的措施,还有这么多人帮忙,俺的300余亩玉米已经稳稳进了仓。”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本报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开封广播电视报
ICP证:豫ICP备2024071054号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