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焦宏昌 通讯员叶中琳 李金泽 王家宁 10月6日清晨,杞县宗店乡蔡马粮行的烘干机房里,机械轰鸣声已持续整夜——多台大型粮食烘干设备满负荷运转,刚从田间收割的湿玉米经清理、烘干、冷却等工序,水分快速降至安全储存标准。
近期,连续阴雨天气给杞县“三秋”生产带来严峻挑战。为守住秋粮丰收成果,杞县各级党委、政府迅速联动农业农村部门启动应急机制,以“抢”字当头,打出“夯实烘干保障、攻坚田间抢收”的组合拳,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农技人员全程护航,构建起“抢收—烘干—存储—销售”全链条服务防线。
“抢烘减损”已成为杞县保粮工作的核心抓手。在蔡马粮行,农户王战胜捧着刚出炉的干玉米,脸上满是安心:“今年种了15亩玉米,本来还愁雨天收不上来、存不住,结果政府直接派来收割机抢收,收完又帮着拉到烘干点,你看这烘干的玉米,颗粒饱满!”粮行负责人王明磊也连连点赞:“之前担心设备扛不住高强度运转,政府立马派技术人员上门检修指导;怕农户找不到烘干点,又主动帮我们对接种粮大户和散户,现在设备天天满负荷运转,没出过一次岔子。”
杞县农业机械技术中心副主任于红光介绍,为让烘干服务“不打烊”,该县提前完成全县13台烘干机具的排查检修,确保全部达标运行;同时通过县融媒体中心平台公布各烘干点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及服务时段,打通“农户—烘干点”对接通道。截至目前,全县粮食日烘干能力达1990吨,累计烘干湿粮超2.3万吨,从源头守住了减损。
杞县各乡镇田间抢收“战场”同步升温。在五里河镇、城郊乡、柿园乡等地,针对低洼农田积水问题,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属地政府调配“龙吸水”设备,搭配水泵、输水管带形成“立体排涝网”,实现“排水、抢收、指导”三手抓。
在柿园乡、阳堌镇、竹林乡的田间地头,党员干部帮扶队手持铁锨、手拿粮袋,分工协作收割玉米、刨收花生;县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团队同步下沉,既教科学抢收技巧,又针对粮食通风摊晾、防潮存储提供“一对一”建议。雨幕间隙,农户摊粮、干部搬运的身影,织就了干群同心的生动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