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柚子动辄上百元,最高可以卖到398元?在海南省澄迈县中兴镇福来村,一对来自他乡的青年夫妇正讲述着这样的故事。
在柚子夫妇共享农庄里,安烁宇正在逐一拆袋检查挂在树上的青柚。“马上要到收获季了,这段时间我们每天都得来观察果实的成熟度。”安烁宇告诉记者,柚子从开花到成熟一般需要6至6个半月,这个时候来看果实的油包分布密度,越宽越浅,说明成熟度越高,之后还要通过机器无损检测糖酸比,达到24:1的标准,便是一个合格的“柚子夫妇”青柚了。
毕业于海南大学热带果树栽培学的安烁宇和黄晓玲,一个来自贵州,一个来自四川,为了毕业不分手,选择留在海南澄迈创业,一待就是16年。夫妻俩种植的青柚,清香甘美、形色俱佳,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获得海内外高端市场客商的青睐。
谈及为什么选择种植青柚,安烁宇笑着说,家里世代从事水果种植,他打小就对柚子情有独钟。后来到海南读书,学的是热带果树栽培专业,实习做的也是农资销售,碰到有人想转手一块经营不善的柚子地,而安烁宇既有种植柚子的基础知识和管理经验,也一直有创业的想法,便接管了过来。
回想夫妻俩创业初期,黄晓玲有些哽咽:“一开始拿到批发市场卖,看别人卖3元,我们就卖3.5元,因为觉得自己毕竟是学农出身的读书人,多少有点骄傲。结果被市场狠狠教训了,最惨的时候,我俩从3点守到第二天12点,一筐没卖出去,刚毕业就负债20万元,身心俱疲。”转机发生在半个月后,夫妻俩的柚子突然被20多个小贩哄抢,全部卖空。去做市场调研才得知,这些小贩打着媲美东南亚进口青柚的噱头,转手以7~10元一斤甚至更高的价格售出。两人意识到,自己的产品再好,也需要做品牌营销。
从3.5元一斤无人问津,到最高价可以卖到398元一个,源于一个决定:安烁宇做技术,黄晓玲做品牌和销售。
夫妻俩坚持从养土做起,保护土壤这一基础,生产出来的产品才有保障。为了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这里的土壤10年以上没有用过除草剂,割草只用机械或人工。“海南今年的雨水特别多,我们有30%~40%的时间都在应对草的问题,割草就割了20道,每道的人工成本按50元算,一亩地的割草成本就有1000元了。”安烁宇算了一笔账。
品质方面,实行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历经种植、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和果实分级等生产全过程的36道生产工序、3项行业地方标准和168道企业种植标准;遵循200:1黄金叶果比,平均每棵柚子树仅生产30个,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引入最先进的智能分级设备,对外观、糖度等重要指标进行精准分级,最大限度保障品质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安全方面,由SGS权威认证的533项农残、5项重金属检测全部为零。
10多年来,“柚子夫妇”的青柚种植面积扩展到上千亩,市场价从一个108元到398元不等,始终走精品农业路线,配上最优质的服务,在行业中打响了品牌名声,积累了一定客户,立住了江湖地位。此外,柚皮果干、柚子汁、柚子精油等副产品相继推出,深度挖掘了青柚的附加价值,实现产业链延伸。未来还将借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打造以青柚为主题的旅游景点和研学项目,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消费打卡。
在澄迈,青柚种植在政府的扶持下,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产业分红、用工、土地租赁和技术带动等形式,实现乡村振兴产业联农带农,共计新增相关就业岗位约1万个,就业人员人均每年增收约3万元。
“当这些农庄需要用工时,能够就近招募村民协助开展工作,有效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帮助增加务工收入。”中兴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王汉孟向我们介绍,由全镇12个村(居)委会共同成立的镇级平台公司出资入股,与企业合作开发柚子果干项目,每年除返还20万元本金外,平台公司还可获得3%的利润分红,拓展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做农业品牌很重要,也要有耐心。进口的不一定是好的,我们之所以选择创业,就是能对自己的产品做主,对我们的品牌负责,在创造收益的同时,也为农民带来实质性的好处。”黄晓玲说。
(据《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