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广播电视报电子报

2025年2月14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9

开封广播电视报融媒报道 奋力书写赋能开封高质量发展的“农商答卷”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开封广播电视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五篇大文章”

奋力书写赋能开封高质量发展的“农商答卷”

□ 作者 通讯员 袁向娜 杨芳

大河之南,豫东大地,一支“金融汴军”保持战略定力、坚守为民初心,砥砺前行于助力古城开封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征程中。

新年新开局,捷报振人心。截至1月26日,开封农商银行系统存款总额突破1000亿元,资金实力、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再上新台阶,在倾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

锚定科技金融 源头“活水”浇灌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开封农商银行系统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大局,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为科技型企业成长提供多元化、多渠道、全方位的综合服务体系。

2023年,通许县吹响建设“中国酸辣粉之都”的号角。当地龙头企业通许县丽星亿源食品有限公司拥有29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首创的涂布蒸煮工艺全国领先。金融赋能,聚链成势,通许农商银行主动担当作为、深入市场调研,创新推出“酸辣粉农户贷”“酸辣粉商户贷”“酸辣粉企业贷”等多款专属线上信贷产品,目前已累计支持酸辣粉产业链条企业9家,发放贷款1473万元,为推动酸辣粉产业迈上发展新赛道注入澎湃动能。

在汴梁大地上,处处是科技型企业与农商银行金融服务的“双向奔赴”。自2017年杞县铝型材产业园建设以来,杞县农商银行已累计发放相关企业贷款2280万元,其中投放“豫商科技贷”5笔1380万元,通过认真分析园区内企业的生产状况、订单、资金流等,量身定制融资方案,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供有力支撑。兰考农商银行积极投身当地家居板材产业发展,以“豫商园区贷”等系列信贷产品为抓手,累计投放资金3.12亿元,持续擦亮科技金融的价值底色。

融资成本低、获得性高、便利性强……如今,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选择信赖农商银行。开封农商银行系统将持续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推动“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以更多源头“活水”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发展。

立足普惠金融 聚智聚力共画发展“同心圆”

普之于众,惠之于民。普惠金融深深关系着民生福祉,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开封农商银行系统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可得性,持续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切实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普惠金融,振兴乡村。开封农商银行系统依托整村授信工作,持续下沉金融服务重心,辖内6家农商银行400多名客户经理进村入户,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通过“背靠背评议”、批量授信等,为农户提供无抵押、纯信用、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的信贷支持。截至目前,开封农商银行系统已累计走访对接行政村2509个,完成1878个行政村、22.25万户农户的信用评定工作,授信农户达13.76万户,授信金额192.65亿元;累计用信户12.72万户,用信余额178.77亿元。

尉氏县特色养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尉氏农商银行紧抓“牛鼻子”,通过整村授信满足养殖户多元化金融需求,同时引导信贷资金向玉米种植、肉类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上下游流动,惠及更多涉农主体。祥符区优势特色农产品打造如火如荼,宋都农商银行将整村授信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与农村金融服务力度,切实将沾满“泥土气”的惠民服务送到田间地头、送进千家万户。

普惠金融,润泽小微。开封农商银行系统积极响应中央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相关要求,加强统筹部署,让金融资源精准触达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我市各农商银行持续扎实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向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公众宣讲农商银行的服务内容,推广金燕系列、豫商系列、公司系列等信贷产品,真正打通金融惠企利民“最后一公里”,为实体经济输血强肌。

发力绿色金融 创新之笔绘就汴梁新图景

绿色,是万里河山的本色,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开封农商银行系统将绿色发展理念深植于心,着力布局绿色信贷业务,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以高水平绿色金融服务能力,谱写出绿色金融新篇章。

当年兰考县沙丘上大规模种下的泡桐树,如今支撑起当地民族乐器产业的发展。从防风沙到“发财树”,泡桐见证了兰考的巨变,也见证了农商人点“绿”成“金”的决心。兰考农商银行发力绿色金融,持续加大绿色金融领域投入力度,创新推出“农商桐花贷”等符合兰考经济特色的绿色金融产品,提高区域绿色发展水平。自2020年以来,兰考农商银行已累计为当地民族乐器产业投放贷款2.5亿元,为“绿发展”添足“金动力”。

位于祥符区的河南易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生产经营中同样获得了宋都农商银行的鼎力支持。该行以7000万元的授信金额,及时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满足了企业融资需求。近年来,宋都农商银行紧紧围绕绿色金融布局,聚焦主责主业发力,引导信贷资金投向环保、节能、循环、低碳等绿色产业,通过“金燕E商贷”“豫商永续贷”等系列产品,“贷”动地方绿色产业发展。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发放绿色贷款6.35亿元,以绿色金融之笔绘就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汴梁新图景。

探索数字金融 技术驱动按下服务“快捷键”

发展数字金融,是做好“五篇大文章”的重要一环。开封农商银行系统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探索数字化应用,打造全流程非接触式线上化服务模式,实现系统和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截至1月末,开封农商银行系统发放线上贷款98512笔,余额101.03亿元,为广大客户提供了一站式、便捷化的金融服务体验。

开封农商银行系统深耕数字生活金融领域,构建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多元化服务渠道,拓展金融服务边界,实现金融普惠化。截至2024年年底,开封农商银行系统下设营业网点174个、各类助农服务点112个,开通电子银行153.77万户、“金燕e付”二维码商户3.85万户。我市各农商银行积极践行“支付为民”的服务理念,不断发力金融场景建设,重点拓展水、电、燃、暖等生活缴费类场景7个,便民缴费类线上金融场景349个,以技术驱动按下金融服务“快捷键”。

为全力助推文旅产业迸发新活力,汴京农商银行持续加大金融赋能工作力度,积极为我市景区内商户提供收款二维码、支付结算、线上贷款授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同时,该行结合相关部门,量体裁衣为河南大学(明伦校区)西门夜市制订了“智慧夜市·金融+”服务方案,向144家经营摊主提供农信银收单、“零钱包”、人民币兑换等一揽子金融服务,以数字金融之力,点亮古城开封文旅产业的万家灯火。

践行养老金融 用心用情守护最美“夕阳红”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既是民之所盼,也是民生大计。作为扎根农村、融于“三农”的本土银行,我市各农商银行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支持银发经济和养老体系建设,全面优化适老服务举措,让“金融之光”切切实实温暖“银发一族”。

适老化改造亮点多。我市各农商银行坚持“敬老、爱老、助老”服务理念,在厅堂内配备放大镜、轮椅等适老设备,特别设立“爱心窗口”,开通老年人绿色通道,提供搀扶、引导等专属服务,不断推进数字场景的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打造“视、听、触”多感交互的服务体验,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的支付服务需求。

上门服务“零距离”。我市各农商银行延伸金融服务“触角”,为不方便到柜面办理业务、情况特殊的老年客户提供上门服务。据悉,2024年,我市6家农商银行共为3000余名老年客户提供上门服务,解除了老年客户的后顾之忧,把暖心服务送至病床前、家门口。

金融宣教有温度。为助力提升老年群体金融素养,尉氏农商银行、宋都农商银行在营业室内开办“反诈小课堂”,向老年客户讲解反诈知识;汴京农商银行联合社区举行中医知识讲座等各类活动,开展防范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金融知识宣传。近年来,开封农商银行系统针对老年群体累计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近800次,受众17万余人。

“千亿”映初心,奋进启新程。站在新起点,开封农商银行系统将脚踏实地、开拓进取,抢抓机遇、固本培新,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自身高质量发展步伐,以实干担当书写扎扎实实的发展答卷,谱写助力开封经济腾飞的奋斗篇章。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本报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开封广播电视报
ICP证:豫ICP备2024071054号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