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广播电视报电子报

2024年12月20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9

开封广播电视报融媒报道 “政协提案+公益诉讼”联动履职 “软监督”变为“硬约束”(下) 议案提案追踪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开封广播电视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协提案+公益诉讼”联动履职 “软监督”变为“硬约束”(下)

“政协提案+公益诉讼”联动履职,将民主监督和检察监督贯通,这就是2023年年底我市开始启动的“政协提案与检察公益诉讼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这一机制既能拓宽提案和检察建议的线索来源,又能使公益诉讼案件得到有力监督和推动。机制建立以来,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共同推动了社会治理现代化。详情请继续关注本期《议案提案追踪》。

11月中旬,市政协主席曹忠良带队督办政协提案与检察公益诉讼双向衔接转化工作开展情况。曹忠良指出,要立足为民,聚焦公益,共同推动这项工作转化为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暖民心的共同行动。

开封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刘鑫表示,政协提案与检察公益诉讼的双向衔接转化,是政协民主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深度融合的有益探索。

开封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孔令营说:“具体来说,我们在开展衔接转化工作时,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监督办案,将一批民生类提案列入公益诉讼重要项目,为委员提案的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了解,截至11月初,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今年14件由公益诉讼线索转化的提案已经全部办理完毕,办理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鼓楼区西司门街道后保定巷6号王若飞革命活动旧址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河南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在传承红色基因,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但随着岁月洗礼,王若飞革命活动旧址自身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却严重滞后。

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李芹芹表示,他们在开展文物专项保护活动的过程中,在航拍时发现,文物的屋顶、院墙损毁严重,周边树木、藤本植物、杂草丛生,遍地施工垃圾和随意倾泻的生活垃圾,文物损毁严重,坍塌灭失风险突出。

鼓楼区人民检察院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向相关职能部门下发检察建议。同时,通过政协提案与检察公益诉讼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向市政协提供提案线索,由开封市政协委员刘畅和潘恒志认领。随后,刘畅委员和潘恒志委员多次通过座谈会等形式,梳理不同时期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今年的市两会上,联名提交了《关于尽快抢修保护开封王若飞革命活动旧址的提案》。

潘恒志认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一是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完善协调机制;二要是提供资金保障,设立资金预算,即在政府年度预算中设立专项基金;三是要立即建立数字化档案。

案件的办理引起了开封市政协的高度重视,政协主席曹忠良和其他多名政协委员多次到王若飞革命活动旧址进行调研,督促提案的落实。

鼓楼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窦丹丹表示,他们首先强化了建筑本体保护。2023年9月对旧址北屋房顶进行抢救式维修,同时修订整体修缮方案,争取120万元专项资金;其次是开展周边环境整治。先后对前后地块进行垃圾清理、土地平整,整治面积60余亩,清理垃圾渣土100余车。对旧址周边造成建筑安全隐患的树木进行砍伐、定期清除杂草,确保文物周边环境安全;最后是及时修复周边围挡,征收地块104亩地已修建铁皮围挡。

为了进一步加大对文物文化遗产的监督和检察保护力度,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鼓楼区人民检察院还成立了文物和文化遗产公益诉讼保护中心。

鼓楼区人民检察院李芹芹表示,以此案办理为契机,鼓楼区人民检察院和区文旅局、区住建局建立古城保护协作机制,在“三结合”基层法律监督联络制度和黄河保护“五点一线”联动体的指导下,在州桥遗址等重要文物保护单位设立公益诉讼联络点,组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库,为文物和文化遗产案件办理提供外脑智慧。

委员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让王若飞革命活动旧址保护和修缮为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刘畅表示,依托“双向转化”的工作机制,与相关职能部门加大了工作联动,以案件化的办理更清晰地掌握提案办理的进程、更有力地推动了提案的落地。通过检查公益诉讼办案,凝聚民主监督与法律监督合力,发挥出了“1+1>2”的效果。

近年来,伴随着开封市畜牧养殖业快速发展,病死畜禽处理成为影响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和行业发展的热点问题和民生问题。尉氏县人民检察院在办理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刑事案件中,发现了部分养殖户病死的畜禽,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就直接流入到广大群众的餐桌上。

尉氏县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朱永宏表示,尉氏县农业农村局收到检察建议后,及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整改措施,一个是加强对养殖户的监管。监督养殖户建立完善养殖台账,详细记录禽畜发病、死亡到无害化处理的情况;二是建立健全了五联单的对账管理制度。从养殖户、检疫员、保险公司、执法中队到无害化处理厂,进行全程的闭合监管。

尉氏县农业农村局办理完成后,开封市人民检察院依据双项衔接转化工作机制,又将这个案件作为政协提案线索移送到市政协。市政协委员孙国德认领了该线索。

开封市政协委员孙国德表示,国家还有政府针对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从法律层面上和政策层面上都有明确的约束性和导向性。在这样的政策环境和法律背景下,仍然会出现各种病死畜禽的一些问题,那么我认为还是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的。一个就是我们将养殖经营主体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对法律的敬畏性不足;第二个是我们基层执法还有一些漏洞,还有一些疏忽的地方。

孙国德委员随后在我市多个县区进行了深入调研,并从法律宣传、基层执法、补贴政策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关于《加强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监管的提案》。由开封市农业农村局承接办理。

开封市农业农村局兽医与屠宰管理科科长王晓明表示,第一,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第二,全面落实部门属地管理责任,通过联合市场监管和公安部门对乱扔、乱抛病死畜禽现象进行严厉打击;第三,严格落实养殖场户和无害化处理厂的经营主体责任;第四,无害化处理厂加强信息化管理,通过河南省无害化处理平台,为车辆配备GPS定位。

从政策制定到落地实施,从一个点到一个面,“政协提案+公益诉讼”联动履职,让我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进一步得到了强化,筑牢了食品卫生安全防线。

开封市政协委员孙国德表示,通过多部门的共同努力,多种监管手段的齐下,使得这个提案办理的很富有专业性,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具有法律约束性的措施和政策,整体来说,使政协的监督力量、民主监督和检察院的检察监督合力而行,形成提质增效。

可以说,这些案件的办理落实,是市政协与检察机关协同监督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今年市政协送交检察院9条提案线索,有7条线索转化为12件检察案件;检察院转交市政协16条公益诉讼线索,有14条转化为政协提案进行立案办理。政协提案与检察公益诉讼的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既有效维护了我市社会公共利益,也优化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开封市政协社法委主任刘斌说,今年5月,省政协《协商论坛》杂志以《“政协+检察”共绘协同监督“同心圆”——拓展民主监督新路径》为题专门就此项工作作出报道。11月,《人民政协报》以《河南开封市政协汇聚多方力量——共护“红色”根脉》为题对首批转化成果进行了报道。

开封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刘鑫说,接下来,将会同政法委、市人民检察院等有关部门,认真总结首批政协提案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转化工作的经验、做法、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规范工作流程。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同市检察院的经常性联系,互通线索认领及办理转化情况,相互借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问题解决。

(开封广播电视台《议案提案追踪》栏目供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本报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开封广播电视报
ICP证:豫ICP备2024071054号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