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广播电视报电子报

2024年12月13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9

开封广播电视报融媒报道 “政协提案+公益诉讼”联动履职 “软监督”变为“硬约束”(上) 议案提案追踪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开封广播电视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协提案+公益诉讼”联动履职 “软监督”变为“硬约束”(上)

“政协提案+公益诉讼”联动履职,将民主监督和检察监督贯通,这就是2023年年底我市开始启动的“政协提案与检察公益诉讼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这样做既能拓宽提案和检察建议的线索来源,又能使公益诉讼案件得到有力监督和推动。机制建立以来,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共同推动了社会治理现代化。详情请关注本期《议案提案追踪》。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侵害妇女合法权益导致社会公共利益受损的,检察机关可以发出检察建议。根据这个情况,杞县人民检察院开始对一些企业用工单位进行实地调查。

杞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梁成科表示,发现用工单位在妇女权益保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按照《河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在职女职工每人每月发放不低于35元的卫生费。但是经走访调查发现,很多用工单位并未落实这一规定。

针对这一情况,杞县人民检察院组织人社局、妇联、工会、用人单位代表召开了一次座谈会,检察官向与会人员介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内容、用人单位承担的职责、行政机关的监督职责。

梁成科认为,根据这种情况,检察机关向人社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

同时,这个典型案例也通过检察机关转交到了开封市政协提案信息库,得到了开封市政协委员张红力的重视。

张红力表示,他在接到提案线索后,立即着手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工作。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我国关于女性职工权益保障的政策法规,以及国内外在女性职工权益保障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随后,张红力对全市的妇女权益保护现状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在2024年开封市两会上提出了《关于女性职工权益保障的提案》。

张红力说,最后,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一是通过新媒体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二是建立更加高效的投诉和维权机制;三是完善法律保护体系;四是政府主导推动就业,为女性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平台。

从一例侵犯妇女权益的个案到发起在全市建立妇女权益保护的工作机制;从民主监督的“软监督”到检察监督的“硬约束”,实现这场政协委员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梦幻”联动的,就是2023年年底我市开始启动的“政协提案与检察公益诉讼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

开封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刘斌表示,2023年年底,开封市政协和市检察院开始系统谋划、深入思考如何从政协提案中发掘案件线索,通过案件化办理,转化为检察公益诉讼案件;从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线索或者案件中梳理出能够借助政协民主监督,通过政协提案等履职方式,从而加快推动解决公益保护问题。

“政协提案与检察公益诉讼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既能拓宽提案和检察建议的线索来源,又能使公益诉讼案件得到有力监督和推动,通过监督联动、职能互补,达到了“1+1>2”的效果。

开封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孔令营认为,开展双向衔接转化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在开展衔接转化工作时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监督办案将一批民生类提案列入公益诉讼重要项目。为委员提案的落地提供有力支撑,能够有效破解政协民主监督刚性不足、检察公益诉讼案源不足、行政履职“越位缺位”或职责主体不明等困局。

有了机制和工作办法,《关于女性职工权益保障的提案》的落实工作迅速得到推进。

开封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贝萍:尤其是今年年初,接到市政协提案以后,市妇联主动融入“五星”支部建设,联合市委组织部创新实施了“菊城妈妈”共富工坊项目,把产业建在村,把岗位送到家,让妇女共富裕。

这里是位于祥符区八里湾镇磨角楼村“菊城妈妈”共富工坊,工坊于今年7月成立,目前职工共195人,其中女性职工就有190人。

祥符区“菊城妈妈”共富工坊职工表示,三八妇女节,就是每人发一束鲜花,在五一劳动节、中秋节,以及在春年都会有米面粮油这种实惠一点儿的礼品。

祥符区“菊城妈妈”共富工坊负责人闫丽霞说:“妇联跟工会给我们建立了一个‘妈咪小屋’。一年有两次,一个是知识讲座,一个是‘两癌’筛查。”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菊城妈妈”共富工坊64个,涉及产业覆盖服装加工、钩织编织、农产品种养销、文旅文创、电商等多个领域,辐射带动妇女就业1万多人,集体增收230余万元。

据介绍,开封市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机制建立以来,“政协提案+公益诉讼”联动履职,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共同推动了社会治理现代化。

开封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刘鑫表示,首批共提交了25件政协提案与检察公益诉讼转换线索。其中,送交检察院9条提案线索,有7条线索转化为12件检察案件;检察院转交过来16条公益诉讼线索,有14条转化为政协提案进行立案办理。这些提案主要涉及妇女权益保障、水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食品安全监管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公共领域。按照《开封市政协提案工作条例》有关规定,经过3个月的办理,截至11月2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14件公益诉讼线索转化提案全部办理完毕,委员满意度达到100%。

开封市自2021年10月最高检发布相关方案以来,全省最早启动这项双向衔接化工作机制的城市之一。实践证明,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的“双向奔赴”确实推动了我市的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真正做到了守护好公共利益。

开封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孔令营说,双向衔接转化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开封市人民检察院将继续集中力量,对检察建议和政协提案进行分析研判,发掘案件监督线索,高质效办理一批衔接转换案件。同时,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及时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强化措施,及时提炼总结有特点、有示范意义的措施,扎扎实实高质效推进双向转化工作。

目前,开封市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机制还聚焦了哪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呢?聚焦的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地重视和解决呢?下一期《议案追踪》将继续为您播出。

(开封广播电视台《议案提案追踪》栏目供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本报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开封广播电视报
ICP证:豫ICP备2024071054号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