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趁着天气放晴,通许县玉皇庙镇加快推进秋收进度,组织人力、机械,一方面抓紧排涝除渍,抢收地里农作物;另一方面积极协调粮食烘干站点开足马力,为粮食收储安全保驾护航。“对于土壤湿度大,轮式收割机不能下地作业的玉米地块,我们及时组织履带式收割机收获;对于不便机械作业的小地块玉米,干群齐上阵,组织人工收获。”该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为应对近期连续阴雨天气,全市各县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主动作为,全力做好“三秋”生产,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针对近期因强降雨造成的农田积水,全市各级迅速行动,累计组织1.5万余人,出动机械6230余台,抢排积水11.26万余亩,有效降低秋作物渍涝风险,也为机收作业创造有利条件。全面铺开政企联合助农行动,积极组织新型经营主体、粮食经纪人、收购企业等,因地制宜开展烘干服务,必要时为群众提供24小时收购和烘干服务,确保秋粮不发芽、霉变。同时,我市10个秋粮生产工作指导组和5个专家指导组及时下沉一线开展服务指导,确保各项关键措施落实到位。截至9月29日,全市秋作物已收获344.49万亩,占比50.59%。
健全应急体系,筑牢农机服务防线。依托全市43个区域农机服务中心,组建了59支专业化应急作业服务队,作为应急调度与服务的核心力量。目前,应急服务队共有成员769人,储备各类应急作业装备1670台,包括玉米收获机、履带式收割机、拖拉机、排灌设备、播种机等,形成了覆盖收获、排涝、耕整、播种等关键环节的应急保障能力。
统筹烘干资源,提升粮食处理能力。针对当前天气情况及秋粮收获后的烘干需求,开封市全面摸底并统筹调度全市粮食烘干资源。据统计,全市现有在用及备用烘干设备共计65台,主要分布在杞县(20台)、尉氏县(18台)、兰考县(11台)、通许县(9台)、祥符区(7台),日烘干能力达到7520吨,构建了覆盖主要产粮区的烘干服务网络。目前,各烘干点正根据粮食收获进度有序开展作业,已有47台烘干设备投入使用,已累计烘干粮食28800吨,有效降低了粮食霉变风险,保障了入库粮食品质。
据悉,“双节”期间,我市多阴雨天气。全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从气象预警、田间抢收、麦播备耕到秋粮收储全面发力,以系统性举措坚决打赢“三秋”生产攻坚战。(开封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