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露天池塘到设施大棚,传统渔业转型,正悄然发生。露天养殖面临挑战,新模式如何破局?经过深入细致调研,开封市政协委员常海霞试图为传统与现代渔业养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此,在今年的市“两会”上,她提交了一份《关于打造设施渔业示范基地,助推我市渔业发展的提案》。
细雨初歇,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班村的露天鱼塘边,外塘养殖户孙豪礼正仔细观察着水色。这个动作他每天都要重复很多次,他依靠几十年的经验来判断鱼塘状况。
孙豪礼说,他养了一二十年鱼,主要以鲈鱼为主。养鱼最怕连续的阴雨天气,阴雨天光照不足,容易导致藻类光合作用减弱,溶氧生成减少。鱼易出现消化不良甚至缺氧翻坑。特别是外塘养鱼基本是靠天吃饭,跟大棚养鱼不一样,但大棚养鱼,费用高,对他来说是一笔大费用。
在班村的西南角,还有一家鲈鱼养殖的合作社。绿洲水产养殖合作社总经理李洋在他设施齐全的大棚里,建了100个养殖池,凭借可控的环境有效保障了鲈鱼的养殖品质。
李洋说:“大棚养鱼相对于传统的露天池塘养鱼,水体会稳定很多,恒温恒氧,并且可以错峰上市,价格会高很多。周边的养殖户看我们搞得挺好,鉴于门槛比较高,投资比较大,一直都处于观望态度,但我们目前大棚养鱼的数量上不来,规模上不去,属于单打独斗,很难做大。”
尽管养殖方式不同,但两位养鱼人的困惑却相同,都指向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个体化的养殖模式已经遇到了瓶颈。
开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运良表示,受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自然条件的约束,开封市水产养殖目前还存在着养殖水域有所减小,传统养殖空间受限,养殖企业规模较小等先天不足。
开封市政协委员常海霞说,在2025年的市“两会”上,她提交了一份《关于打造设施渔业示范基地,助推开封市渔业发展的提案》。这份提案能否落地,让她一直牵挂。
“靠天养鱼”到“智慧兴渔”是水产养殖业通过科技赋能实现转型升级的过程,核心在于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循环水系统等技术优化养殖环境,突破传统模式对自然条件的依赖。
在全球渔业资源日益紧张、生态保护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传统渔业面临着养殖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病害风险难控等诸多挑战。智慧渔业平台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构建起覆盖水产养殖全链条的数字化管理体系,推动渔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为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两位班村养殖户最鲜活的案例,新老鱼塘存在共同难题,成为了常海霞提案中最扎实的注脚。经过深入调研,她试图为传统与现代渔业养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常海霞这份提案的提出,是基于大家对开封渔业现状的深入调研和紧迫问题的思考。一方面,市场需求驱动;另一方面,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常海霞认为,未来的开封渔业,应是科技赋能与传统智慧的结合,是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统一,更是乡村全面振兴战略下的生动实践。
常海霞在提案中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强化政策与资金支持,用足用好国家及省级政策;二是推动技术创新与模式升级,引进适合设施养殖的高价值品种,开发本地化养殖技术规范;三是打造全产业链条, 延长产业链,发展水产品的深加工和预制菜产业;四是深化示范引领与主体培育,盘活国有鱼种场等闲置资源。
位于朱仙镇的开封市鱼种场是一家国有渔场,长期采用外塘粗放养殖模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处于半荒废状态。针对这一现状,开封开财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计划以该鱼种场为载体,打造一个占地面积约210亩的现代渔业综合体。
开封开财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史良表示,该项目一方面串联“育苗——养殖——加工——展销”全产业链,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培训、合作养殖等方式,带动了周边养殖户从传统散养转向集约化养殖。
当然,开封的渔业转型并非停留在蓝图阶段,一批成功的设施渔业项目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示范效应。
开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运良表示,近年来,开封一直在积极探索发展设施渔业和特色养殖,比如,尉氏县建设有近3000立方米的陆基圈桶养殖场,养殖大口黑鲈等品种;兰考县和龙亭区开展的海产品淡化养殖试验也取得阶段性成果。
提案的背后,是扎实的调研和为民的情怀,而提案的落地,更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常海霞的提案得到了开封市财政局的积极响应。一项项精准的财政政策,正在从纸上走向田间塘头,为传统渔业的现代化转型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开封市财政局党组成员、非税收入服务中心主任 谷艳波表示,今年3月,会同市农业农村局积极申报财政专项水产项目,争取“开封市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监测区域中心”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400万元,足额安排市级配套资金100万元。下一步,市财政将继续争取渔业发展项目资金,会同市农业农村部门,鼓励相关县区加大特色水产养殖项目、黄河鲤保种基地等方面的申报力度,为我市水产(渔业)行业发展提供保障。
政府的积极响应与民间的发展渴望同频共振。常海霞委员表示,她将继续关注开封渔业的发展,推动传统与现代养殖方式的进一步的融合,让“汴都水韵”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常海霞认为,建设设施渔业示范基地,不仅仅是一次技术的升级,更是一场理念和模式的深刻变革。我期待在政协的持续推动和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开封渔业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能够逐步化解,真正迈向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道路。
(据开封广播电视台《议案提案追踪》栏目)
开封广播电视台
《议案提案追踪》
首播:周五 20:15(新闻综合)
重播:周三 20:15(新闻综合)
周六 6:30 13:15(新闻综合)
周一 7:05 18:20(文化旅游)
周二 7:05 18:20(文化旅游)
新浪微博:@议案提案追踪
栏目热线:23851577
栏目邮箱:KFTV111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