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fgdb.com/m/Content/themes/mobilekftv/weixinlogo.png
八月的沛县敬安镇暑气正盛,江苏恒润高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里,火红的辣椒缀满枝头,工人们忙着采摘“恒润二号”辣椒种,
http://www.kfgdb.com/m/content/2025-08/22/001628.html

等待处理…

辣椒“芯片”守护者

2025年08月22日

八月的沛县敬安镇暑气正盛,江苏恒润高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里,火红的辣椒缀满枝头,工人们忙着采摘“恒润二号”辣椒种,田间地头一派丰收景象。种植户袁兴普捧着刚摘下的辣椒笑道:“个个籽粒饱满,每亩收入能有1.6万元左右。”分拣棚内,工人们筛选出的优质辣椒将被送往加工车间,开启脱粒、精选的旅程。

这片4000平方米的辣椒育种基地,藏着沛县辣椒产业半个世纪的接力故事。90后卢鹏是这场接力中最年轻的奔跑者——从都市回到乡野,用基因测序仪代替了爷爷的授粉篮,让小种子长出富民强村的大产业。

午后,卢鹏在实验室戴着无菌手套,用移液器将微量试剂滴入辣椒基因样本离心管,目光紧盯仪器屏幕上的基因序列图谱:“这个抗病基因片段匹配度很高,优化培养条件后,可为下一步育种实验打基础。”

“早起四点半,一天找三遍,中午要休息,下午干到看不见。”卢鹏至今能背出爷爷卢本欣创作的授粉要诀歌。2014年大学毕业后,他放弃都市机遇,回到家乡接过家族辣椒制种事业的接力棒。“学本事不是为了逃离土地,是为了让土地长出更多希望。”他发现家乡辣椒制种虽规模大,却存在技术落后、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决心改变现状。

此后,卢鹏带着团队扎根试验田,白天记录授粉数据,晚上在实验室分析基因序列,将现代信息技术“种”进了传统农田。在他看来,“好种子是产业的根”,他的梦想是让中国辣椒的“芯”更强劲。

恒润高新-18℃的种质资源库里,1682份辣椒基因样本静静“沉睡”。卢鹏常说:“这不是种子,是咱辣椒产业的‘芯片’,得攥在自己手里。”2019年,他推动建立院士工作站,带领团队攻克分子育种技术——传统育种靠“看长相、凭经验”,周期长达七八年;分子育种能精准筛选抗病、高产基因,将育种周期缩短一半。

培育“恒润三号”“恒润四号”时,卢鹏和团队在大棚与实验室间连轴转。2020年,这两个新品种入选江苏省科技计划后补助项目,示范推广1500亩,带来1500万元社会效益,成了农户口中的“致富种”。

“光有好种子还不够,得让农户会种、敢种。”2022年,卢鹏牵头成立江苏省辣椒制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科研院所、种植户、合作社拧成一股绳,推出“五统一”模式——统一品种、技术、农资、销售、品牌。这种模式实现了辣椒制种全流程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被全国制种基地广泛借鉴。他还把课堂搬到地头,开展培训40多场,免费提供设备和亲本,带动300多名青年返乡创业。此外,卢鹏组织员工开展80多次志愿活动,清理村道、宣传移风易俗;带中小学生走进智能大棚,讲解农业科技,“要让娃娃们知道,种地是有科技含量的事业。”

如今,沛县辣椒制种面积占全国46%,拥有全国仅有的两个蔬菜种子“中国驰名商标”中的一个。敬安镇1.8万亩连片制种田,带动8000多农户加入,亩均收益超1.5万元,年产值突破8亿元,辐射4省8市5万从业人员。

晾晒场上,金黄的辣椒种子如碎金铺满地面。卢鹏蹲下轻捻种子感慨道:“爷爷用1.5亩地让乡亲们吃饱饭,父亲带大家挣万元、几十万元,我这一代要让中国辣椒种源挺直腰杆。”

凭借突出贡献,卢鹏先后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徐州市劳动模范、江苏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荣誉,今年4月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培育更多“中国芯”辣椒品种,让沛县辣椒走向世界,延续血脉,担当“新农人、兴农人”的使命。 (李薇薇)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开封广播电视报
http://www.kfgdb.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