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孙世杰 程媛媛 邢跃辉) 一年之计在于春。元宵节刚过,开封市尉氏县城乡满眼都是如画的风景,人们穿梭忙碌,采摘、收获、浇水、管理,辛勤的汗水浇灌出阵阵春潮。
2月25日,在尉氏县新尉办事处枣朱村村民朱会杰的日光温室里,来自县城的游客正在采摘草莓。那一畦畦绿莹莹的草莓叶青翠欲滴,一个个大草莓娇嫩新鲜,透着一片娇滴滴的红晕,又似笼着一层粉嫩嫩的轻纱。
据朱会杰介绍,从去年11月10日开始,就有不少的县城居民来到这里采摘草莓,每天多的十几个人,少的也有五六人,每天多时收入2000余元,少时也有500元左右。
2022年,朱会杰在省文旅厅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开始种植草莓,此后每年都种植两亩地左右,除去建设大棚、雇工的支出,年平均收入均在15万元以上。在大棚里,朱会杰掐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今年的草莓采摘将持续一个月左右,到时我种植的菜花将上市,随后我的大棚西瓜又能在‘五一’前后上市,总体算来,一年的收入有30万元左右。”
来到尉氏县邢庄乡郭新庄村村民郝平丽的温室大棚,放眼望去,一排排、一行行的菌包摆放有序。近年来,她和丈夫黄红建筹集资金组建了开封市绿博家庭农场,种植羊肚菌和大棚西瓜,还养羊200余头,经济收入逐年提高。谈起今年的行情,郝平丽说:“今年的市场价格要比去年好得多,预计刚刚采摘的羊肚菌每斤能买到60元以上,烘干以后每斤价格能达到200元以上。今年我种植了60余亩的羊肚菌,收入应该在150万元至200万元,再加上养殖,年收入突破300万元不成问题。”
据了解,近年来,尉氏县持续聚焦乡村产业发展,科学规划布局,谋划实施了6个全产业链、33个产业园、300个产业基地,搭建了“633”产业架构,绘制了美丽乡村新图景,实现了“县有龙头带动,乡有主导覆盖,村有产业基地,户有致富门路”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