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初中后,家长就要着重的抓一下他们的学习成绩了,因为初中三年的学习是非常关键的,关乎着孩子未来高中的选择。因此对于孩子学习不好的现象,要及时解决。
1.观察和沟通
家长要观察,看看孩子身边的朋友主要是哪些人。作为家长,可以默默的、有意识的观察孩子的朋友、同学,如果主要是积极上进的一些人就不用担心。如果是一些整天贪玩、聊游戏、做些乌七八糟事的话,家长就要注意了。
家长还可以与孩子聊一聊初中的生活、老师、同学、课程等,不动声色的掌握其各种心态和动向。及时把握孩子的各种动态,在孩子有困扰的时候,就可以及时的进行引导。
2.端正学习态度
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必须尽心尽职地上班,完成本职工作,这叫责任;做学生,每天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这也叫责任;这是初中学生必须要做到的,没有任何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有的家长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理解,不是埋怨题出得不好,就是指责作业布置得太多,当着孩子的面贬低教师,这是极其危险的。
3.制订计划,让孩子学会自我安排学习
家长要用心创造一种气氛,就是让孩子自己主动学习,而不是每天放学回到家就听从安排,什么时候作业,什么时候玩,形成一种绝对支配和被支配的气氛,这对初中孩子学习是不利的,家长要知道孩子渐渐长大了,要引导他们学会去自主学习,自主安排。
4.科学分配安排学习时间
比如,孩子是语文不好,自己在心里要重视起来,不能只喊,只抱怨,在平时自己学习的时候,要多学习一下语文,时间用得多一些,其他学科少一些。在早上和晚上黄金时间多学习多背诵语文要求背诵的课文、古诗词及重点句子等,这样就会有针对性提升。
5.学习要有竞争性
“竞争性”不是需要跟隔壁的某某对比,也不是非要为了1个名次绞尽脑汁,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正当的竞争应该是与过去的自己对比。
初中孩子都有好胜心,如果一直没有激励自己的目标,那么在枯燥的学习中,自然无法长久的坚持下去,所以把上一次考试的自己当做是自己的竞争目标,将自己的知识体系完整的梳理过后,着重对薄弱部分进行复习,这样才能真的做到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