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是载体,文化是灵魂”。近年来,开封市加快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导游作为城市与游客间对话的桥梁,他们的水平直接反映着地区文旅产业的“软实力”。为解决目前我市导游群体存在的社会声誉低、执业条件保障不足、职业成长空间有限等问题,市政协委员袁晓鸽在今年市“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大力加强我市导游队伍建设的提案》。详情请关注本期《议案提案追踪》。
以花为媒,绽放宋韵。菊花文化节期间,开封以多元多彩的文旅业态和高品质的游玩体验,成为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这段时间也成为了开封导游最忙碌的时期之一。薛晨是一名从业多年的职业导游,她的工作宗旨是以暖心服务,让游客感受“宋城温度”。
河南省优秀导游薛晨说:“今天,我带的是一个来自江苏徐州的33人的团队,属于深度游开封。这也是我们导游带团的一个日常工作,安排团队的食、宿、行、游览和讲解等各方面的环节。”
一个有品质、有温度、有善意的城市,会成为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而一个好的导游,则是满足游客高品质需求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位外地游客表示,来到八朝古都开封,这个比较有历史底蕴的城市,就更应该找一个当地的导游,带领着了解当地的历史。
河南省优秀导游陈强认为,从事导游这个行业,对于他自己来说,是非常有喜欢的,因为这不仅是一个职业,更多的是互相学习。
开封导游的数量位居全省前列,随着开封旅游业的持续升温,导游们的就业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但开封旅游淡旺季明显、散客多的特点,却导致导游们的工作量和收入并不稳定。
开封市导游协会会长余正奎表示,目前开封市注册导游近2200名,其中国家金牌导游5人,高级导游17人,大专以上学历的有接近1700名。外语导游偏少,目前仅有的外语导游有70名。
2023年6月,开封市导游协会成立。这标志着开封市导游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余正奎说,开封市导游协会从2023年成立以来,为协会的导游每年室内培训不低于4次,然后我们时不时会安排一些金牌导游啊、高级导游啊,走进高校进行“传帮带”的一些培训。
近日,开封高校的教师带领旅游管理系的学生来到景区开展见习活动。希望通过实地参观和亲身体验,提升学生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开封市的旅游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闫东坡表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承担着为开封市旅游培养人才的重任。在学生周末和假期的时候,去景区做兼职讲解。在学生取得导游证之后,引入到开封市导游协会,为学生成长提供力量。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耿逍晗说:“因为我们不仅需要在书本上获得一些知识,更需要到实践中去体验,真正地学习本领。”
开封市政协委员袁晓鸽,是一名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老文旅人,常年一线工作的经历让她能够深刻了解开封文旅行业的发展现状,也能够切身体会到开封导游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袁晓鸽说:“我作为一名从业35年的老导游,立足本职,经过调研,我了解到开封一线导游的现状,以及他们的诉求和愿望,在2024年开封市‘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大力加强我市导游队伍建设的提案》。”
通过调研,袁晓鸽委员发现,目前导游群体还存在着社会声誉低、执业条件保障不足、职业成长空间有限等问题。为此,她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导游群体的正面宣传力度,改善和提升导游群体的社会声誉和职业自豪感。
袁晓鸽提出,首先建议要加强导游职业化建设,主管部门可以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其次也需要积极组织比赛活动,给予优秀导游奖励和表彰;再次还需要搭建游客和导游之间平台,这既能满足游客聘用导游的需求,也能让导游有更多的工作量,增加收入;最后我还想倡导和鼓励导游所属企业为导游购买职工保险,让导游人员免去后顾之忧,对职业有信心,对工作更有激情。
开封市文广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绍全表示,文旅部门是导游的娘家,我们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比如,动员景区面向全国持证导游免费开放;制定了报考中高级导游奖补政策;通过官方平台免费宣传推介导游;联合工会为导游免费体检等等。
提升导游队伍的素质、提高导游的社会保障,是一件任重道远、久久为功的长期工作。
袁晓鸽表示,希望政府部门、行业组织、旅游企业、导游从业人员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通过种种举措,给导游们一个好的平台,让开封导游成为开封旅游一张亮丽的名片。
开封市刚刚召开的旅游发展大会,就系统谋划了文旅强市的重大任务,对加强导游队伍建设作了专门部署。
开封市文广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绍全表示,下一步,文广旅局将深入贯彻大会精神,把导游队伍建设摆到突出位置,让导游收入更加稳定、导游职业更受尊崇,在建设文旅强市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开封广播电视台《议案提案追踪》栏目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