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开封第42届菊花文化节期间,中国翰园碑林以菊花造型和园区特点特色为载体,用艺术手法将各种花式菊花与人文之韵巧妙融合,展现出了景区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为游客展开了一张带有翰园特色的宋韵风采长卷。园内一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菊花造型,都是出自开封菊艺师李棒和他的团队之手。
李棒1987年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杞县柿园乡魏庄村一个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年仅19岁的他到郑州打工,从事货物运输业务。他非常有经营头脑,经过一番努力,成功地挣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同时也迎来了美好的爱情。他的妻子叫王慧玲,大学学的是园林绿化专业。
婚后不久,李棒与王慧玲商量后,以青年人特有的朝气和闯劲以及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郑民高速开封南苑收费站附近租赁了近百亩土地,引进了“春日剑山”“霜满天”“天下一品”“国华雨晴”“紫绣球”“金丝皇菊”等20多个菊花品种,开始了菊花的大规模种植。种菊花是一项耗时费心的事情,可李棒夫妇就是有股子倔劲,认准的事不但要干,而且要干好。
天不亮的时候,李棒夫妇俩就到了菊花基地,往往天黑还没回家,不论晴天雨天,每天工作都在十三四个小时。从4月份幼苗扦插,6月份前后移栽种植,到11月初菊花绽放,基本难得闲暇。人们都说,他们夫妻俩真是太拼了。为了保证菊花的品质,李棒夫妇在种植过程中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从土壤改良到种苗选育,从施肥浇水到病虫害防治,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努力拼搏结出累累硕果。首年李棒的菊花产业创收30余万元,一下子在当地打响了“名气”。菊花的收获,不仅给李棒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周边村庄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每人一天能挣一百多块钱,活也不累,还能照顾家庭,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和经验的积累,李棒有了更长远的规划和更远大的目标,于2017年11月注册成立了开封丰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由于业务量不断增大,李棒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产业模式,不但解决了菊花种植户面临的销路难问题,还增加了种植户的营业收入,亩均收益由3000元左右增加到5000元以上,从而带动了更多种植户的菊花种植热情。因此,在当地菊农的眼里,这一盆盆菊花就是名副其实的“致富菊”。
每年菊花开时,李棒菊花基地的菊花争奇斗艳,慕名而来的游客们在花田中拍照打卡,尽情地嗅花香、赏菊花。基地内,千姿百态的菊花品种和形态各异的菊花造型,让客户在选择时拥有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客户评价说李棒种的菊花跟他的为人一样,清香四溢,透着一股亲切。
李棒的公司目前拥有菊花种植基地和菊花造型基地,面积近200亩,拥有专业的园林研发、设计、种植、施工人员30多名。从育种种植到策划设计,再到施工养护、物流运输,每一个园艺工程的细节,都由配合默契、经验丰富的团队准确把控,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尽善尽美。
2022年7月16日,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举办“中原菊韵文化节”活动。李棒的公司承接了这次文化节的菊花布展,围绕热爱伟大祖国、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幸福生活等主题进行设计,展示的菊花品种有“春日见山”“霜满天”“紫玉”“红玉”“姹紫嫣红”等,小菊类的品种有“国庆红”“国庆紫”“国庆黄”等,共布展各类菊花5万余盆,艺菊有花篮、盆景和各式各样的动物造型,为当地群众呈现了一场菊花的视觉盛宴。参展菊花一经展出,立即艳压群芳,让参观者啧啧赞叹。中国菊花研究会会长张树林评价说:“开封菊花开得最好,显示出高超的培育技艺。”
李棒的公司还十分注重景观工程的后期养护和服务,对每一个大型园艺工程和景观设计,都会派驻专门人员在景观展览地点,进行长期的养护和服务,确保每一个园艺工程和景观设计都不会出现“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的现象。
李棒在培育盆景菊、造型菊和菊花科研等方面均有较高造诣,多次在市、省、全国菊花盆景和造型比赛中获奖或展出。2021年4月,李棒和王慧玲分别被开封市人民政府节会办公室授予“开封市菊艺能手”称号;2024年3月,李棒被开封市会展服务中心评为“开封市菊艺师”;他的公司也被开封市人民政府节会办公室授予“开封市菊花行业AAAA企业”称号。
李棒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打造菊花观光体验区,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观光旅游,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实现菊花种、产、销、观一体化,不断延伸菊花产业链条,提高菊花的精深加工能力,力争把菊花产业文章做得更大、更好、更深、更实,全力助推家乡乡村振兴“提速”。 (原载于2024年11月17日杞县融媒体中心云上杞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