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事关家庭幸福,事关城市发展。从“一米高度”看世界,如何才能建好儿童友好城市?政协委员们认为创建儿童友好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理念先行,政策先导。他们建议我市要为广大儿童建好基础设施,打造幸福场景,提供福利和服务,创造更有爱的城市空间。本期《议案提案追踪》为您重点关注。
近日,宝妈王女士来到开封市妇幼保健院,咨询办理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等相关事宜。让她没想到的是,以前新生儿出生家长办理手续往往要跑好几个部门,而现在在手机上就能轻松办理。大幅精简的办事流程,让新生命之旅从轻松与便捷开始。
开封市卫健委办公室主任苏丹表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是开封市卫健委目前的主要工作之一,是促进开封市儿童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封市卫健委联合市公安局、市医保局、市人社局、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成立出生一件事工作专班,将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办理等8个事项集成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同办理。
从8个到1个,不仅仅是数量的变化,更是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的深刻变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日常生活中加大儿童优先原则落实的力度,也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儿童友好理念的温度。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引入“一米高度看城市”的儿童视角,是儿童优先原则在城市建设中的生动实践。儿童友好,就藏在城市服务的细枝末节中,想要从“一米的视角”看城市,就要多俯下身子,倾听孩子们的想法。
学生张一鸣说:“在我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周边的时候,看见很多适合成人的体育器材。我觉得可以增加一些更适合我们小学生的器材。”
学生汤博澳说:“有时候放学之后,父母没有时间来接我们,我觉得可以增加一些专属孩子的通道,那样会更安全更方便一点。”
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54个儿童友好城市试点,河南有郑州、鹤壁入选,开封未在试点城市之列,这引起了民盟开封市委会的高度关注。近日,民盟开封市委会副主委许娜,协同盟员一起,来到市区 一家占地5000平方米的一站式教培机构进行调研。
民盟开封市委会副主委许娜表示,开封作为八朝古都,历史文化深厚,是国家黄河生态廊道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第六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先进城市,这些都为开封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提供了现实需求。
民盟开封市委会立足文化教育界别特色,聚焦开封城市优势,将儿童友好理念纳入城市建设目标,提出了创建开封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具体建议。
民盟开封市委会副主委许娜表示,为推动开封市儿童友好城市试点创建工作,民盟开封市委会认真学习国家及河南省出台的关于儿童友好城市创建的重要文件,梳理了深圳、上海等儿童友好标杆城市的先进做法,组织盟员专家走访市教体局、住建局、卫健委等,了解开封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条件和存在问题,经过多次的调研考察、分析思考、认真打磨,形成了这个集体提案。
儿童友好城市是一个新课题,让儿童友好、人人友好的美好愿景落地生根还需要社会各界持续不断的努力。
教培机构主管顿琳婧认为,可能作为教育平台来说,提供给孩子更多的快乐,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让家长轻松做家长,是他想要实现的愿望。
儿童友好显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规划、住房、交通、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在创建儿童友好城市方面,目前开封市还有一些不足和短板需要补足。
民盟开封市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文洁表示,针对开封市的儿童友好城市创建,她有一些建议。第一,是加强作为主管部门的顶层设计;第二,是要形成强大的创建氛围。具体地来讲,首先在公共服务方面,开封市在儿童医疗、教育、文体等方面要全面的升级;其次在权力保障方面。开封市的街道建设、社区建设、村庄建设要给予机会平台,培养儿童未来的公民意识;最后,是在特色文旅友好方面。开封市文广旅局,要依托一些现成的教育基地,开发一些精品的研学游基地。
据了解,开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就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作出批示,目前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配合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已经起草了《开封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案》《开封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并计划成立开封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推进开封市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儿童友好”理念将融入开封市城市发展的每个角落,让儿童在成长道路上拥有充盈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开封广播电视台《议案提案追踪》栏目供稿)